在棕榈油生产方面,加工商最关键的决策之一是采用冷榨还是热榨。虽然两种方法都能生产出食用油,但它们在能源消耗、生产效率和最终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异,会显著影响不同地区的盈利能力,甚至可持续性。
冷榨的核心是将温度保持在40°C (104°F)以下,从而保留生育酚和类胡萝卜素等天然营养成分。热榨通常在70-90°C (158-194°F)之间进行,这会增加油脂的提取率,但会降解一些热敏性化合物。
马来西亚棕榈油局 (MPOB) 食品工程师 Lina Tan 博士表示:“冷榨油比热榨油保留的维生素 E 含量高出 20%——这对于欧洲和北美等高端市场至关重要。”
| 特征 | 冷压 | 热压 |
|---|---|---|
| 平均蒸汽消耗量(kg/kg棕榈果) | 0.8–1.2 | 1.5–2.0 |
| 用电量(千瓦时/吨油) | 35–45 | 50–65 |
| 出油率(%) | 18–20% | 22–24% |
| 后处理成本(每吨) | 15–25 美元 | 40–60 美元 |
这些数据反映了马来西亚和尼日利亚种植园的实际运营情况。例如,一家采用热压法的尼日利亚加工商报告称,初始产量更高,但由于游离脂肪酸增加,精炼成本增加了30%。
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潮湿的热带气候地区,持续稳定的温度控制使得冷榨咖啡全年可行。相比之下,非洲咖啡生产商通常面临电力供应不稳定和环境温度较高的问题,因此热榨咖啡更可靠——即使营养成分略逊一筹。
加纳一家日产量为 50 吨的工厂的案例研究表明,尽管日产量略有下降,但改用冷压后电力成本降低了 22%,这对于长期运营可持续性来说是一个胜利。
为了帮助管理者做出明智的选择,我们根据四个关键因素制定了一个简单的决策矩阵:
例如,如果您的目标市场要求“非转基因”或“冷压”标签,那么投资冷压可能是值得前期成本的——即使产量较低。
无论您是在东南亚扩大规模还是优化西非的现有生产线,了解冷压和热压之间的权衡不仅仅是技术问题,更是战略问题。
如果您希望将棕榈油加工战略与全球趋势和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,请下载我们关于可持续棕榈油生产规划的免费白皮书——其中包含针对特定地区的见解、投资回报率计算器和专家访谈。
立即下载免费棕榈油加工指南